1、减小队列长度
DCTCP:能显著降低延迟,但公平的对待所有流,对小流不利
HULL:构造了一个影子队列
2、优先对待小流
D3:算出每个时限数据流完成时间的最小速率
PDQ:D3的改进,采用EDF和SJF两种策略
DeTail:采用较新的PFC标准,当缓冲队列长度超过某个门限时,交换机向前一跳发送一个暂停消息
pFabric:即将截止的小流应该被优先对待
D2TCP:专门用来处理数据中心的高突发性,在DCTCP中引入时限感知,在网络拥塞时,离时限截止较远的流拥塞窗口退避幅度较大。
PIAS:大小未知的流,运用多级反馈队列。
3、多路径传输
以流为粒度的多路径传输机制:
ECMP:
RepFlow:简单的重复传输小流以减少其完成时间,不需要对交换机和协议栈做任何修改
Hedera、Mahout、DevoFlow跟踪并调度大流,但是,这些集中式的流调度器调度周期都在秒级,不能满足延时敏感的小流。
以子流为粒度的多路径传输机制:
MPTCP:发送端将TCP流分割为多条子流,网络层ECMP,接收端重新组合。对于较长的流较为有效,对于时间敏感小流劣于TCP。
FLARE:采用TCP固有的突发特性,将流分解为一系列的突发(bursts),称为flowlet,并把flowlet路由到不同的路径上。较差!
以分组为粒度的多路径传输机制:
PRS:(Random Packet Spraying)随机的指派给多条等价路径中的一条,虽然可以降低多径传输的复杂性,但仍会造成hotspots。
DeTail:采用基于分组的多路径传输机制,当分组到达交换机时,被转发到较不拥堵的路径,即队列长度小于某个门限值的路径。
4、其他
Karuna:
1、第一个调度混合流的系统解决方案
湘ICP备18012315号-1
0 条评论